第453章 科举乃国之根本

作者:顾晨陈宝船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

推荐阅读:花豹突击队战国之军师崛起帝国霸主倾城妖妃:傲娇王爷逆天宠神医弃女:邪王霸爱小狂妃邪帝缠宠:神医九小姐本尊夫人有点狂邪王宠妻:废材狂妃要逆天邪王嗜宠:惊世弃妃太嚣张超级抗战系统

一秒记住【机关小说网 www.jgxs.tv】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    就这样,解缙被放到了静宁洲,而在顾晨的建议下朱标也下了旨意,要求主考官们也就是出题的那一波。

    在开考半年前都不能回家,得单独待在一个地方不能见外人,就连照顾他们的人也不能见人。

    有专门的人给他们做饭,洗衣,总之进了出题的地方,就是死了爹娘也不能从里头出来,直到阅卷结束以后。

    而待考学子在近考试前半年,都不许去拜会朝中任何官员。

    除了自己本家的以外,其余的全部都要回避。

    而本家有要科举考试的,官员则依旧需要在考试中回避。

    同时也不允许官员同考生押题,或者私下往来讨论科举的事情。

    当然了,普通的老师只要没当官儿,都可以和学生讨论押题,只要官员没参与进去就行。

    否则一旦查实,考生成绩作废,官员则会受到杖十下,官降两级的惩罚,一时间朝中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毕竟每逢大考学生拜会大儒,几乎都成了定例了,如今闹这一出,是为了防着他们谁呢?

    “不必如此严苛吧?”陈宝船也觉得这般太过了些,他揣着手道:“这么整,如今我也不便往你家去了。”

    顾家自己就有两个待考生,何必现在就要这么严苛?

    主要他不能去顾家,那还怎么去他家里蹭饭吃啊?

    “不来就不来嘛。”顾晨身子没问题,可没有天天想个好兄弟待一起的爱好:“科举乃国之根本,半分也不能马虎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看向一旁的余敏:“你叫都察院的人都给我盯紧了,我看谁还敢私底下和考生往来。”

    朝中有人的就往上爬,朝中无人的便只能听天由命,这不也是另一种党争的开始吗?

    要抑制党争除了南北平衡,还要尽量抑制同师同门的情况。

    虽然他未来女婿也算是这种情况,可那时候不是老朱当皇帝么,他哪里能想到这么远来?

    现在不一样了,现在是标儿当皇帝,他当然得为标儿尽心尽力,把事情办到最好才行。

    总之不管这事儿怎么说,明年的会试他只管定规则。

    主考和阅卷那些个事情,他总之是一概不管的。

    余敏郑重地点点头:“是,只是这么做怕是会得罪许多人,大人不如再思虑思虑?”

    他都不用下去走一圈儿,就知道那些人在背后嘀咕顾大人什么,顾大人是真不怕得罪人啊。

    “有什么好思虑的?”顾晨下定决心要整顿科考风气,说什么也不答应:“就按这个办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明年也有考生要考试,我明日就将我家考生和先生都迁到别苑去住,会试前坚决不碰面。”

    以身作则,自己行事磊落,说话的时候才能硬气。

    看着顾晨的背影,陈宝船摇摇头,顾兄行事越发雷厉了,他从来没见过顾兄这个样子。

    难不成是先帝走了,所以顾兄行事就不太小心了?

    田间里头,顾衍正挽着裤腿插秧,他不仅书读得好农活学得也快,干起活来有模有样的。

    “田妹子。”一位老婆婆路过田边,拉着喝水的田娘子低声道:“这么好的孩子可要牢牢握着啊。”

    “他如今吃你家的住你家的,就别让他去找亲生父母了,赶紧生米煮成熟饭,把大事做定了要紧。”

    “这孩子来的时候长的白白嫩嫩的,家里条件一看就不错,这论亲啊也讲究个门当户对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你家这几个姑娘,最大的清雾才才十六岁,最小的清宁才四岁,别回头人家爹娘找来了不同意,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。”

    “钱也花了,人也捞不着,那得多亏啊?”

    老大娘虽然是在说闲话,可确实也是在为了她家着想,田娘子喝了口水,却只是和善地笑道。

    “这不是趁人之危吗?”

    “人家不同意便不同意嘛,两个孩子的大事,理应两家父母坐下来商议,怎可一方决断呢?”

    她读过书所以万事都讲章程,可大娘却是不管这些的。

    “我不懂你说的什么理应,我只知道你家要绝户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若是不赶紧招个姑爷,你家这一亩三分田只怕也保不住。”

    怪不得这余秀才开了几年私塾,到头来死了也没给家里留下什么,这不是纯纯的书呆子吗?

    她说话让田娘子有些反感,却也只是礼貌地回避。

    “大娘,我要去干活了,改日再同你说话啊?”

    她脸上永远挂着温和的笑意,可在转身那一刻泪水便滴了下来,大娘的话无非是在戳她的心窝肺管子。

    因为那大娘说得对,若不是她男人当了几年先生。

    在村子里有了些尊敬,她家的地早就被人拿走了。

    男人死了,尊敬会随着时间减少,她都不知道能不能撑到养大几个孩子,直到送她们找到好人家。

    “伯母,别难过了。”顾衍目睹了田娘子的难堪,温声道:“前几年,便听说朝廷要恢复宋时的制,允许女儿家继承家业,可能就快了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”听到有这种事,田娘子眼里瞬间便有了希望:“若真能如此的话,那是最好不过了。”

    她家这条件想找个赘婿挺难的,她们累死累活的也就刚够饱腹,别的男子是多活不下去才会到他们家?

    “娘,妹妹,三郎~”

    余清雾早上镇上的绣楼里,卖完了自己绣的帕子便赶到田边。

    然后挨个摸了摸,正在田埂上用树枝写字的妹妹们的头才下了田里,二话不说就干起了活来。

    “前几日帕子花样子绣得新奇,老板娘喜欢得很,收我六十个铜板一张帕子,十张卖了六百个铜板呢。”

    “我路过书店,见许多乡试的学子,都在买历年乡试文选,一贯钱一本,我给你买了一本,今日上街便倒欠了四百个铜板。”

    现代卷各种各样的教辅真题,明朝的各种应试图书早就层出不穷,这本历年乡试文选就相当于满分作文儿。

    就是中了榜的那些文章,被人誊录下来卖给应试的学生们。

    阳光此时正照在姑娘红彤彤的脸上,她的笑容是那么开朗明媚,略黑的肤色根本挡不住她的美。

    顾衍从没见过生活这么苦,却能笑得这么开心的姑娘。

    “卖了钱怎么不买些肉回来吃呢,你瞧你瘦得,衣裳也不合身了,给自己买朵花戴也好啊……”